香港正版四不像 新闻中心

中国航发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并开展专题研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5日

  3月14日,中国航发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重点,结合重大任务实施和“十五五”规划研讨谋划集团未来发展。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玉金主持会议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党组成员出席会议。

  会上,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专题片。会议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作了“航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及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专题报告,提出相关工作建议。集团党组成员认真听取讲解,并进行交流研讨。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以及“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集团进一步推动航空发动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集团上下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在集中研讨时,张玉金结合“十五五”规划论证和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谋划,提出了三个“能不能”的思考,动员部署全集团开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推动干部职工精准把握发展定位,把自身工作放在全局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积极建言献策,更好促进航空发动机事业高质量发展。

  能不能摆脱路径依赖、摆脱技术自恋和产品自恋,坚持长期价值、利他价值和产品价值,坚持创新驱动、需求驱动和客户驱动,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将航空发动机打造成为真正管用、耐用、好用、爱用的高质量精品工程,未来如何做得更好?

  能不能树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思维,围绕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造性配置、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当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将重大任务打造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未来如何做得更好?

  能不能树牢市场化、产业化、商业化的思维,坚持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价值定义转型,向产品经营转型,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转型,勇当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将重大任务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未来如何做得更好?

  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之林在集中研讨时指出,近年来,集团“三轻一重”燃气轮机自主研制取得了初步成效。结合“十五五”规划,按照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下一步要苦练内功,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挖掘产品优势,凸显产品价值,叫响产品品牌,赢得用户广泛认可。要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坚定发展信心,充分运用国家各方面有利政策,持续增强输血造血能力,探索采用灵活考核机制,激发民用燃机发展活力。

  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杨鲁峰在集中研讨时指出,应从聚焦装备向聚焦新质战斗力转变,不断提升研制领域价值创造能力。应充分认识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围绕国家和用户需求,围绕集团可持续发展,围绕产品研发过程,深刻理解和认识价值创造。应准确把握价值创造的关键路径,把需求作为价值创造的源头,做深做透研发中的增值环节,做实技术基础支撑价值创造。应将建立正向研发体系作为实现价值的重要举措,准确识别能力短板,务实深入开展学习,不断提升正向研发能力。

  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联合在集中研讨时指出,要强化市场牵引,让技术服务于产品需求,明晰产品发展路径,理清资源重点投入方向,形成持续动态优化的产品发展地图。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扎实掌握专业技术、数据库、标准、软件等核心能力。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做好全行业统筹,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平台,引进优秀科技人才,不断提升产品研制效率。要健全完善管理创新体系,切实做好各类项目管理,持续改进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内生动能。

  集团院士、高管、专项管理人员,总部各部门有关领导,中国航发资产、财务、北京公司班子成员在现场参会。各直属单位党委中心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视频分会场参会。